大棚水源熱泵是一種利用地熱資源,通過輸入少量高品位能源,實現(xiàn)低品位熱能向高品位熱能轉移,從而對室內供暖的有效節(jié)能空調技術。根據(jù)換熱介質的不同,地源熱泵系統(tǒng)一般分為地表水源熱泵、地下水源熱泵、污水源熱泵和土壤源熱泵,這里主要討論大棚水源熱泵,一般是地表水源熱泵或者地下水源熱泵。其基本工作原理基于逆卡諾循環(huán),利用制冷劑在不同壓力下狀態(tài)變化時吸收或釋放熱量的特性,實現(xiàn)能量的轉移。
一、系統(tǒng)大致分為兩個主要階段:制冷循環(huán)和制熱循環(huán)。
1.制冷循環(huán)(夏季):在夏季,地源熱泵從建筑物內部吸取熱量,通過制冷劑的蒸發(fā)過程將室內熱量吸收并轉移到地下?lián)Q熱系統(tǒng)中。在這個過程中,制冷劑在蒸發(fā)器內吸收室內熱量后蒸發(fā)成氣體,隨后被壓縮機加壓,變成高溫高壓氣體。這些高溫氣體進入冷凝器,大棚水源熱泵在那里它們與從地下循環(huán)回來的冷卻介質交換熱量,熱量被傳遞給地下水或土壤,而制冷劑則冷凝成液體,再次循環(huán)回蒸發(fā)器,繼續(xù)吸熱過程,這樣,大棚內部得以降溫。
2.制熱循環(huán)(冬季):冬季時,過程相反。從地下水源中吸收熱量,通過熱泵系統(tǒng)將熱量提升溫度后,用于大棚水源熱泵的供暖。例如,熱泵系統(tǒng)的供暖能效比高達4.0,這意味著利用1kW的電能,經過熱泵轉換,就能得到4kW甚至更多的熱能,大大超過了電加熱系統(tǒng)1.0的能效。
二、影響用電量的因素
水源因素
1.水量:水源水量的多少對熱泵用電量有顯著影響。如果水量不足,大棚水源熱泵組無法有效地進行熱量交換,可能會導致機組長時間運行在低效率狀態(tài),從而增加用電量。例如,在一些干旱地區(qū),如果地下水位下降,導致水源熱泵的取水水量減少,機組為了滿足大棚的熱量需求,就需要消耗更多的電能來提升熱量。
2.水溫:水的溫度是影響水源熱泵性能的關鍵因素。不同的水溫下,熱泵的制熱或制冷效率不同。一般來說,水源溫度越高(在制熱時),熱泵的能效比越高,消耗的電能就越少。相反,如果水溫較低,熱泵需要消耗更多的電能來提升水溫以滿足大棚的熱量需求。例如,冬季時,如果地下水源的溫度比往年有所降低,那么大棚水源熱泵為了達到同樣的供暖效果,就不得不增加運行功率,進而增加用電量。
3.水質:雖然目前對水源熱泵所用水源的水質尚無有關規(guī)定,但水質對機組設備的影響不可忽視。水質如果較差,含有較多的化學成分、渾濁度高、硬度大、礦化度高或者具有腐蝕性等,會影響熱大棚水源熱泵的換熱效率,增加設備的維護成本和運行能耗。例如,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過高,可能會在換熱器表面形成水垢,降低換熱器的傳熱效率,使得熱泵需要更多的電能來完成熱量交換。
大棚水源熱泵是一種利用自然水體中的太陽能進行能量轉換的有效、環(huán)保的供暖和制冷系統(tǒng),特別適合于需要精良控制溫度的溫室大棚環(huán)境,大棚水源熱泵有助于提高農業(yè)生產效率并減少環(huán)境污染,它們能夠收集太陽輻射能量,且能量交換相對均衡,使得利用這些自然能源成為可能。